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殿的屋脊上有多少只神兽

ysladmin 12 0

太和殿经过四次重建,犹存近六百年,为何到康熙时才得以涅槃重生?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 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这座地位最尊贵的宝殿,在明清历史上,却被焚毁过四次。

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奉天殿(太和殿)举行盛大朝会,庆祝北京宫殿正式启用。永乐皇帝召见钦天监管时间的漏刻博士胡奫(yūn),让他占卜三大殿吉祥。胡奫受命占卜后,跪着奏道:“某年某月某日午时,三大殿当毁!”就是说,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午时,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会遭火焚毁。这里说的午时,是指11点到13点,午正是12点。

永乐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位胡博士下狱。过了正月、二月、三月,三大殿都平安无事!到四月初八这一天,永乐帝静心地等待正午的时刻。报时官员奏报:现在是午正时刻!永乐帝既高兴又愤怒——高兴的是三大殿太平无事,愤怒的是胡奫胡言乱语,扰乱官心、军心、民心,也扰乱朕心。这时,狱卒报:以正午无火,胡奫在狱中服毒而死!但正午刚过三刻,突然接到奏报:奉天殿雷击着火了!三大殿都着火了!胡博士狱中自杀,永乐帝深为惋惜。

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殿的屋脊上有多少只神兽-第1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次是在三大殿重建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十三日,惊雷引火,三殿尽焚。这是三大殿第二次被雷火焚毁。为什么三大殿连续两次遭雷火焚毁呢?那时候古人不懂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北京夏秋时节多雷雨,宫殿又是高大木结构,于是宫殿发生多次被雷火焚毁悲剧。

第三次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十九,归极门(熙和门)起火,火势蔓延,三殿再毁。这次三大殿仅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使用了40年。

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火灾。(《清圣祖实录》卷八十一)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火乘风势,金銮大殿,化为焦土。四名宫监责任人,被处以绞刑。这一年,吴三桂叛乱、北京大地震、太和殿大火。

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殿的屋脊上有多少只神兽-第2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一,主要是木结构;

其二,建筑高大易引发雷火;

其三,没有避雷针的科学知识;

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殿的屋脊上有多少只神兽-第3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四,人为因素,不慎起火,延及大殿;

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明故宫修建的。古人将天空分作三个区域,分别为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帝垣。紫微垣位于天空中央,是天帝所居之处。而明朝将皇宫取名为“紫禁城”,即有把皇宫作为天下中心的意思。

太和殿(明朝称作奉天殿)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殿,面积有2380平方米。将太和殿建造在紫禁城的中央,也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曾遭遇四次焚毁,三次在在明朝,一次在清朝。既有天灾造成的,也有人为疏忽所致。

康熙年间太和殿再次失火,时值三藩未平无暇顾及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最初称为奉天殿。到了嘉靖年间,又改称为皇极殿。清兵入关后,在顺治二年改名为太和殿。明朝时,太和殿是用作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所用的场所,直至清朝也一直沿用,清初甚至将殿试也设在此处。

康熙元年正月初九日(1661年),6岁的康熙在太和殿即位登基。六年后的七月初七,同样是在太和殿,康熙正式亲政并大赦天下。因此,太和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1680年1月),太和殿第四次失火。康熙认为“殿廷告灾,乃上天示警”,朝廷各项重大典礼改在太和门举行。工部上奏康熙,要求速行估计太和殿工程,备料以待重建。

而此时正值平定三藩之乱的关键时刻,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仍未收复,各路大军所需军费庞大。关键是江山社稷才是重中之重,若此时再耗费人才财力修复太和殿显然是本末倒置。因此,康熙对工部所奏,只回了“著候旨行”。

修建太和殿终得康熙首肯

一年后的康熙二十一年冬,三藩平定。紧接而来的,是康熙决定收复台湾,彻底解决大清最后的心腹大患。同年九月,工部再次上奏“太和殿为天下万国之观瞻,必应修造”。

康熙鉴于三藩平定后财政已大为舒缓,且在攻台方面,福建总督姚启圣向康熙帝推荐施琅,攻台准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次,康熙同意工部的奏请,先行到各地釆购木料。

工部再提议“建造太和殿需用楠木、杉木甚多,宜采取采办与捐助双管齐下”。随后,康熙下谕,采办木料以不扰民为前提: “四川楠木多产于崇山悬岩,采取甚难。必致有浆土司,且来京甚远,沿途地方亦恐滋扰。著传四川巡抚,免其解送。”

摒弃明朝的传统建造方法,启用新工艺,使太和殿焕然一新仿如涅磐重生

康熙重修太和殿时,并没有沿用明朝的建造方法,而是启用新工艺。首先,摒弃以砖、石、灰土或素土的做基础的传统,地面的基础部分一律改用城砖满砖埋填;

其次,将40份金柱全部改用石材,一律釆自京郊大石窝,原有旧柱础改作檐柱础使用,仅此一项,就提高了基座整体稳定性,甚至可经地震考验;

最后,此次修建太和殿,还在墙面抹饰的红黄泥中添加少量江米、白矾和毛头纸,以增加粘性、光洁度和拉力,提高整体质量。同时,在结构处理上,将通梁的长度分为三段,釆用穿插单步梁、双步梁及三穿梁的方法,既节约开支,又大大增加结构荷载能力。

太和殿为什么是故宫里级别最高的宫殿?

中国建筑是以“宫‬室‬本‬位‬”为‬主‬的‬,‬换‬言‬之,‬就是帝‬王‬的宫‬室‬凌‬驾于其他类型的建‬筑之‬上‬,‬任何‬包括宗教建筑在‬内‬的不‬得‬僭‬越‬。‬这‬种‬“本‬位‬思想”在‬汉‬代便‬奠‬定了坚‬稳‬的基础。‬太‬和‬殿‬的‬政治地位和‬规‬模,‬号称东方三‬大‬殿‬,‬它‬在‬整‬个‬紫‬禁‬城‬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它‬在‬故‬宫‬中‬级‬别‬最高一一扩‬展‬叙‬述‬如‬下‬:‬

‬以宫为主的时期是汉高祖奠都长安的时候,由萧何任项目负责人,首先修建了“金舖玉户,华榱壁珰“的长乐、未央二宫,总共达到十七个宫名。应该说明的是,古代的宫就是室,室便是宫。祗限于帝王居用。

“殿‬大‬堂‬也‬。‬”(‬《‬汉‬书‬.‬仓‬颉‬篇‬》‬)‬秦‬始‬皇‬最‬先‬留下“前‬殿‬”遗址,‬著名的宫‬殿也‬有十‬多‬处‬。‬

以后历代帝王的正殿称为太极者,乃是黄初元年(公元220),文帝曹丕偏喜宫殿,雕饰观阁,用白石英、紫石英、五色大石于城中,名为太极者。

西晋时期的经济十分困难,曹丕称帝后,因为受到当时佛、道教的影响,只是在宫殿中装饰了五色石,用于表示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谈不上雄伟壮丽。不过,这种理念却一直影响到后代,包括清代紫禁城第一殿的“太‬和‬”殿‬名字。‬

与明朝不同,滿清入关后,没有对明代的宫殿形制进行“老旧宫殿改造”(也没有能力改造)而是承袭旧制,只是在名称上稍加更改,表示“旧貌换新颜”了。

将明时的“奉天”殿改为“太‬和‬”殿‬。‬与‬明‬朝‬开‬了‬八道‬门‬不‬同‬,‬它‬只‬开‬四‬道‬门‬,‬我的理解就是以‬太‬和‬殿‬为‬首的三‬大‬殿‬为‬中心,‬四‬门‬分‬别寓‬意‬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前‬玄‬武‬后‬朱‬雀‬,‬犹如清‬帝‬皇‬太‬极‬的‬名字一样‬,‬以‬太‬极‬为‬中‬心‬,‬四‬方‬为‬平‬衡‬。‬三‬大‬殿‬中‬,‬只有太‬和‬殿‬一个‬唯一的中‬心‬,‬这是它‬级‬别‬最高的原因之‬一‬。‬

标签: 故宫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