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谁的故事而著名

ysladmin 12 0

山西洪洞大槐树究竟有怎样的来历?

   相传明朝朱元璋得了天下后,部下胡大海为报当年被羞辱之仇,要杀光中原的老百姓。朱元璋念胡大海劳苦功高,权衡再三,准他杀一箭之地。谁知箭被大雁叼住往前飞,于是胡大海在后面挥兵掩杀,一时尸横遍野,千里无人烟。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过在元未明初,由于连年征战,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一时鲁,豫,皖等地人口骤减。待到洪武至永乐年间,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于是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                                      由于山西晋南一带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与中原地带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于是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之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质,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省份,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泷,洪洞县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所以明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

  传闻移民一般在秋收以后,飒飒秋风中,树叶凋落,大槐树上的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的人们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士难离,忍不住频频回首。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于是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了故乡的标志。

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谁的故事而著名-第1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50多年,波及大半个中国,也正是在一代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发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中国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应该是在我国流行范围最广、影响也比较深远的一句话,一直被刻在我们的记忆里。特别是在我国北方,数以百万计的人称他们是洪洞大槐树移居民众的后代。我们不用管他是不是真的移居民众后代,但我们足见洪洞老槐树的巨大影响力。这棵家喻户晓、承载无数民众记忆的大槐树是否真实存在?大槐树传说又是怎样的一段历史记忆和深刻情感呢?

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谁的故事而著名-第2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故事

在流传较多的迁徙传说中,我们发现洪洞大槐树移居民众规模范围最大,人口也是比较多的,也耗费了较长时间。

明朝大迁徙主要是从山西一带往是我国的其他地区,比如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方迁徙,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根据各种历史资料的记载,明朝迁徙民众最早在洪武六年开始实施,历经两朝,先后迁徙民众十八次(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每次迁徙少至数百户,多达数万户,总计有数百万之众。

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谁的故事而著名-第3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为了发展社会农业经济,增加社会生产力缓解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矛盾,下令从1307年开始迁徙民众垦田。他下令迁走苏杭等地区的四千余户无田农民去临濠,又迁徙四十万江南的居民去往他的老家凤阳,还迁徙晋城、长治的无田农民去往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只要是民众愿意去垦田的,为国家做贡献的,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种子,并且这些地区免税三年。

明朝迁徙居民前后历史之久,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比较少见的,总共长达50年,波及中华大地。在这交流和融合的几百年来,移居的民众和各地原住民分散而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激发了聪明才智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

二、为什么是大槐树下?

根据《洪洞县志》记载:大槐树在县城北部的广济寺左边。明朝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居民去北平、山东、河南等处。于是,就需要一个比较明显的聚集地,以便统一造册、分配、管理,这个地点就选在了洪洞县的一棵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槐树下。

当时大槐树上一个个老鸹窝,百姓们望着老鸹窝,拖儿带女上路了,忍不住一步三回头,哭着说:“咱们到哪个地方才能像有个窝的老鸹啊!”从此,大槐树就有了代表意义,成了移居民众背井离乡的标志。离去的百姓,有的死死抓住大槐树枝,不愿离开生养的故乡。官差见到这情况,便毫不犹豫地砍断了槐树枝。攥着槐树枝的人们只能三步一回头,望着家乡的大槐树慢慢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为了珍藏这份属于他们的历史记忆,他们便在迁居之地栽种家乡的槐树枝,将之视为离别故乡的精神寄托。


如今,山西洪洞大槐树已成为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园象征。人们一遍一遍地回忆大槐树移居民众的故事传说,将那片土地变成游子们永远忘不掉的故乡。我们希望那棵大槐树,能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儿女、华夏子孙的心中,不要忘记我们来自何处。

标签: 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