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推荐

ysladmin 4 0

你见过历史上最低调的将军,他低调到什么程度?

我来答。我选毛泽东称其为"孙行者",又名“胡子将军"的~孙毅,他低调到人们误认几十年,从不解释。

孙毅(1904年-2003年),河北省大城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出任空军学校教导员、参谋长、教育长,解放战争时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推荐-第1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下面几件事中可以看出,孙毅将军是有多么的低调。

大家都知道艾德加·斯诺,在延安时期采访红军时写了一部书,以《西行漫记》的书名出版。这本书对于宣传红军,扩大红军的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又以《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出版更是广为流传。

孙毅将军认真的看了这本书,也看了书上面的一些照片,看了照片下面的人名后,他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就默默的把书收藏了起来。

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推荐-第2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10年,30年过去了,斯诺这本书被世界好多国家翻译,总发行量达到上百万影响特别大。但是斯诺做梦也想不到,由于他当年的不慎,把照片上的孙毅当成邓华了,孙毅的照片署上了邓华的名字,张冠李戴四十多年,无人提起。

这是在42年后的某一天,孙毅的小外孙在翻箱倒柜时看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便随手翻了起来,由于好奇,他就看那个照片合影。看到一个留着小胡子手拄拐杖的人。他仔细看来看去,突然大喊妈妈快看,这不是我姥爷吗?

孙毅的小外孙把这本书拿给妈妈看。孙毅的女儿仔细看了照片儿觉是自己的父亲,下面署名却不是,后来他找到了三联书店,三联书店为了搞清真相,带着书找聂荣臻元帅看了照片,聂帅肯定的说:"是,这是胡子,这是孙胡子"。

出现这个错误,是误把孙毅认为邓华了,直到三联书店再一次重新印刷,才帮已作古多年的斯诺,.更正了失误42年的照片说明。

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推荐-第3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事被传出后,记者采访孙毅说,为什么你不对照片提出更正呢?

孙将军淡淡的一笑说:"我老汉是幸存者,是后死者哪能和死去的先烈去争呢?何必去计较呢"?

1952年11月,孙毅被调任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是比他小十来岁,原来又比他职务低的杨成武。别人担心这样不好工作,而孙毅却完全不在乎,最后两个人处的特别和谐。

还有1963年3月,总参部进行机构调整,由原来的军训部改为多个部,这样就有多达六个副部长。在六个副部当中,孙毅是排在最后一位。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吗?孙毅笑着说:"我个人能力有限,给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

孙毅将军一生从不计较职位高低,更不争名邀功,老将军一生对官衔、名利看的非常淡泊,而且幽默风趣、从容大度。

到2003年去逝,成为为数不多的"百岁将军”。

在人民解放军的大熔炉里,在毛泽东思想的教导与指引下,一心为公,低调做人的将军比比皆是。

今天方城就来讲一个一心为公,低调做人的将军故事。

他曾经被毛主席赞誉为“陕南王”,开国上将韩先楚、刘震见了他,都亲切的称他为“老班长”。

他就是开国中将陈先瑞。

陈先瑞(1914年——1996年),安微省金寨县人。放牛娃出身,15岁参加红军,17岁入党。

1932年,陈先瑞任红二十五军手枪队班长时,韩先楚和刘震在他班里当战士。

喜欢红四方面军军史的,经常会看到手枪队这个在四方面军中经常出现的专门用语,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手枪队,系红四方面军的独创,从方面军到军、师、团级,都设有人数不等的手枪队。他们都是从红军战斗骨干中优中选优,身兼侦察、保卫、筹款等特殊职责,是红军时期的特种部队。

当年成仿吾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到中央根据地瑞金参加苏维埃会议,就是由陈先瑞带着韩先楚、刘震等人,化妆成仆人掩护成仿吾上的火车。

而韩先楚、刘震之所以能和陈先瑞一个班,是因为他们在原来的部队中表现优异,被选拔调入手枪队的,这才有了后来军史上“将军班”的佳话。

(左起刘震、韩先楚、陈先瑞)

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长征时,陈先瑞已是团治处主任。

在长征到鄂豫陕边界时,陈先瑞率一个连和200多位伤病员留了下来,创建鄂豫陕游击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与红二十五军失去联系,孤悬敌后的陈先瑞,不畏艰险,转战二十多个县,硬是在敌后打出了一片天地,部队也从最初的4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并成立了以他为师长的红七十四师。

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专人到陕南联系在此地战斗的陈先瑞,与主力红军失去联系一年多的陈先瑞,终于北上与老部队会合。

仓库管理员居然是一位开国少将?这个如果说出来,估计很多人都不会信,

毕竟,开国少将的级别主要是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最低的也要是正师级干部。

这样的级别,怎么可能只是个仓库管理员?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职务是他自己申请的!

1955年初,山西的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来了一位残疾的仓库管理员,右臂被截肢,

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军人,名叫苏鲁,貌不惊人,但每天都尽心尽责地管理着军械库,

这位老军人待人很和蔼,从不摆架子,但是对自己很苛刻,一年到头都在仓库中盘点、巡查。

甚至,为了更好地在岗位上尽职尽责,他甚至还搬到了仓库里面,吃住不离,恪尽职守。

1955年9月的一天,正在仓库中工作的苏鲁突然接到一条命令:立刻进京参加全军授衔仪式。

在北京授衔仪式上,苏鲁受到了周总理的热情接见,并为他亲自颁发了少将军衔,

周总理甚至握着他的手,鼓舞的对他说:“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功臣。”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让这位饱经战火、从不落泪、戎马半生的老军人,简直热泪盈眶。

原来,说起这位苏鲁,可以说资格相当老,1927年就加入了红军,当年参军时才25岁,

后来,在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突出的表现,作战勇敢,

在我国的开国将军中,有这么一位将军,他出身贫寒,家中世代以务农为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从此一颗革命的种子便扎根在了他的心中,经过三十年的浇灌,这颗种子开始破土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他就是甘祖昌将军。

荣誉加身,功成名就,受万人瞩目,为后世所尊崇,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就是上天安排给甘祖昌将军的最完美的结局。

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自古以来,有多少身怀经天纬地之才,他们或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亦或报国无门,最终只落得个郁郁而终。而甘祖昌将军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信仰终为这个国家的万千百姓所认可,所以他的能力也得以施展。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军需供给永远都是赢得战争的最根本之保障。而历史也可以证明,甘祖昌将军就是这么一位不可多得的后勤管理人员,自参加革命起,他便长期负责军需供给方面的工作,也许是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每一粒粮食吧,甘祖昌将军也懂得如何收集物资并进行合理调配。

尤其是在1949年部队进军新疆,进疆的主力部队是当时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后来国家便以该兵团为主力组建了新疆军区,而此时甘祖昌将军正是该兵团的后勤部部长,到新疆和平解放这期间,甘祖昌将军再次发挥自己统筹大局,合理调配的才干,不仅顺利解决了入疆十万大军的口粮问题,还稳定了新疆地区的物价水平,保证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与善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后勤的工作本来就是一份并不会为人所熟知的工作,在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中,甘祖昌将军以及很多像甘祖昌将军这样的开国功勋他们并不追求什么功名利禄,他们只是不忘初心的默默的奉献着自己。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功勋无疑是最为低调的,因为我们对他们真的很不了解,然而本就从事着如此低调工作的甘祖昌将军却在1957年即授衔后第二年竟然主动向国家提出辞去一切职务,坚决回乡务农的请求!

第一次他提出请求时,国家坚决回绝了,让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离职回家,这是对功臣的轻视与亵渎,如果甘祖昌将军离职了,那么这也会是国家与百姓的损失。

然而,甘祖昌将军似乎铁了心要离开,那么他为何要坚决离开奋斗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原来,在1952年那年,甘祖昌将军下乡视察,在途径一座三十多米长的木桥时,由于桥板人为破坏,所以甘祖昌将军乘坐的汽车经过这座桥时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意外,甘祖昌将军乘坐的汽车翻到河里,致使他身负重伤,上唇裂成三片,下额脱臼,鲜血直流,虽然伤势较重,但所幸无生命危险,后经医生治疗,甘祖昌将军外伤痊愈,但也留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

而这个后遗症在此后越来越重,甘祖昌将军时常会晕倒,根本无法正常工作,于是在1957年,有鉴于自身身体情况,甘祖昌将军认为自己已经不能胜任领导工作,所以请求卸去一切职务。

但离职后又能干什么呢?甘祖昌将军很快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回到家乡,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务农,一起建设新农村。

最终,国家被他的诚恳所打动批准了他的请求,就这样,一代开国少将如返璞归真一般,再次回归了农民的角色。

再次回到家乡,甘祖昌将军褪去戎装换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农衣,从此以后世间再无甘祖昌将军只有一个叫甘祖昌的农民,在此后的近三十年间,他和其他农民一样辛勤的耕作在家乡的田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而大家也渐渐的忘掉了他原本的身份,只记得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个名叫甘祖昌的老农民,他总是伛偻着身躯,时不时的放下手中的农具捶捶自己的腰,揉揉自己的额头,偶尔还会看看夕阳的余晖,那么的美。

标签: 北京顺义一日游最佳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