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岛,去青岛旅游攻略和费用是多少

ysladmin 7 0

什么是你去了青岛后才知道的?

非土著,从上大学至今,在青岛生活接近30年了。我来说说那些到了青岛才知道的事儿:

1、很多人不会骑自行车。这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讲很难理解,但到了青岛以后,你就知道这种现象的合理性了。

青岛很少有平路,上下坡很多。马路上没有非机动车道,要骑车得上马路牙子。我曾经不服,买过一辆自行车,认为凭自己的体力和技术没问题,然而就骑了一天,然后就在车后备箱放了半年,最后在二手网站卖掉了。

去青岛,去青岛旅游攻略和费用是多少-第1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家门口那个长500米的大坡我实在蹬不上去。好不容易骑到家,小区里连个车棚都没有,只能折叠起来放后备箱。总而言之吧,青岛就不具备骑自行车的条件。同时青岛公共交通又发达,也不具备骑自行车的必要。这样就造成很多人从小就没学过骑自行车,长大了自然就不会。

2、在饭店里喝啤酒不仅能选厂,还能选出厂日期:

那会儿还没有单独的一厂啤酒,去小饭店,一定是要看酒瓶子下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有没有字。有PL的据说是平度兰村灌装的,不喝。要找什么字儿都没有的,据说是一厂的。

去青岛,去青岛旅游攻略和费用是多少-第2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令我刷新认识的是可以挑出厂日期。那会儿烧烤店和一些用量大的饭店,酒都是用那种塑料的周转箱送,一箱24瓶。经常进了饭店,先看看酒瓶子上的出厂日期,不是当天的不喝。想想就够美的,当天出的啤酒,那种新鲜度和麦芽香是在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到的。

3、大部分青岛人不认识东西南北:

这一点太适合我这样的方向感差的人了。在青岛问路也好,说方位也好,很少会有人告诉你往东往西,向南向北,而是直接用前后左右表示。这可能和青岛的地势有关系。青岛大部分道路和建筑都是依地势而建,很多情况下并非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指明方向时很难确切表达,长期沉淀下来,可能就形成了这种习惯;

去青岛,去青岛旅游攻略和费用是多少-第3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对海鲜的种类分得很细,产地要求很高,但做法却出奇得单调统一:

来了青岛才知道,就是🦑这类软体动物,在青岛也能分出来八带,比管,鱿鱼,乌贼等等等等。几乎所有海鲜都是当地的好,价格也和外地产的不是一个档次。

这么多海鲜,几乎只有一个做法,那就是只有蒸或者煮,辣炒个嘎拉那都是重口味。对于外埠的红烧做法尤其嗤之以鼻。

暂时先想到这些,等大家来补充。

从偶然间来到青岛,到成为青岛的女婿新青岛人,已经12年了。跟大家说几个不为人知的青岛印象吧。

1.青岛人的自豪感是非常强烈的。网络上有段子批评青岛:出去外地,从来不跟省内其他兄弟城市一样说自己是山东人,只说是青岛人。这种自大是骨子里带的优越感:山东济南,中国青岛。

2.青岛的经济水平确实是省内第一。虽然济南是省会,但在经济发展和国内外知名度上来讲,青岛要略胜一筹。所以,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直辖市提法,着实让省会瑟瑟发抖。

3.老青岛人其实有点看不起外地人。即便是本地人也是有鄙视链的:市南看不起市北,市北看不起四方,四方看不起李沧,什么城阳即墨和黄岛,那还属于青岛吗?当然现在可能崂山又成了鄙视链的最顶层。年轻一代可能没有这种感觉了,老青岛还是有地域偏见。

4.青岛的小嫚不远嫁。本地姑娘很少嫁给外地人(去外地生活那就更稀罕了),即便嫁,那也得在青岛定居。本地小哥娶外地姑娘的不少。

5.青岛现在真的快成了个“移民”城市了。估计东北人的数量快赶上原住民了。黄岛甚至有个外号:东北黄岛。外地人太多了,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新鲜血液,当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悄悄地说,本地人对东北人多少有点不待见。

6.外地啤酒打不进青岛来。雪花不飘你不飘,燕京不倒你不倒。到了青岛,都老老实实地给崂山和青岛啤酒腾地方。你在饭店里点外地啤酒,服务员都会鄙视你。顺带说一句,外地喝的青岛啤酒,都不是青岛产的,味道差很多。所以青岛人到外地不喝青岛。

7.青岛的大虾真的很贵。之前沸沸扬扬的青岛大虾事件着实伤害了国人的心。在此澄清下:那个是外地人开餐馆用的外地虾,属实涉嫌欺诈。我姐夫是批发海鲜的,本地的海捕对虾,上岸就不止38一只。

8.虽然靠海,但青岛的海鲜价格也不便宜。而且大部分都是江苏大连运过来的,本地的海鲜产量跟不上,价格比外地海鲜要贵出不少,但味道绝对上乘。老青岛人能分辨出来哪里产的,我反正是看不出来。

9.青岛的自行车保有量估计全国倒数。很多人都不会骑自行车,这个是地势决定的:青岛市属于丘陵地带,上下起伏不定,骑自行车会非常费劲,所以,基本上见不到骑自行车的。

标签: 去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