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图片,蒙古包图片大全大图

ysladmin 6 0

在你们印象中,内蒙古人都是睡蒙古包吗?

一说到内蒙古,没来过内蒙古的人就会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大草原,蒙古包,骑着马,放着羊。甚至上下班都会骑着马的。

下面让游草原网,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内蒙古。

内蒙古坐落在我国的正北方与外蒙古,俄罗斯接壤。内蒙古有二连浩特,满洲里两大通商口岸。内蒙古的草原是非常多的,比较有名的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乌兰布统草原,腾辉锡勒草原,葛根塔拉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甚至也还有更多的小众的草原。

蒙古包图片,蒙古包图片大全大图-第1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草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场所而蒙古包是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住的地方。所以好多人一提到内蒙古,那么就会想到内蒙古的大草原上的蒙古包,想当然的认为内蒙古人都会住在蒙古包里面。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内蒙古只有草原上会有一些个蒙古包,而现在草原上的牧民都固定下来生活,不像以前随水草而宜居生活。好多的牧民都会在固定下的草场上盖上房子,因为纯正的蒙古包,住起来是不太舒服的。现在的大部分的蒙古包也都是用水泥砖砌成的。好多草原上的蒙古包是给来草原旅游的游客住的。并且这些蒙古包也都是经过改良升级改造的。很有现代气息,有独立的卫浴,里面有电视有大床的,还有标间等。

所以内蒙古人绝大多数是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面的。而只有极少数一部分人住在蒙古包里面。

蒙古包图片,蒙古包图片大全大图-第2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了解更多的内蒙古草原旅游信息关注我们游草原网,与你分享最美的草原。

蒙古族为什么要住蒙古包?而不是盖个房子住呢?

很多世纪以来,蒙古包就是这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物。正如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所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图片,蒙古包图片大全大图-第3张图片-阿丹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以蒙古包这一名称闻名于世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或短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住屋。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鄂温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

在历史上,许多东西方旅行家、探险家、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里写到蒙古包。鲁不鲁乞,法国人,1252年受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出使蒙古帝国,写出《东游记》。《东游记》载:“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因为我有一次量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我曾经数过,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篷……”据宋朝彭大雅、徐霆所著《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穹庐就是蒙古包。明朝肖大亨的《北虏风俗》、清代张穆的《蒙古游牧记》,还有十三世纪中叶约翰·普兰诺·嘉宾尼、威廉·鲁布鲁克等人的旅行记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等,这些著作中都对蒙古包有浮光掠影般的描述。如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说蒙古包是木杆和毛毡制作的圆状房屋。可以折叠,迁移时叠成一捆拉在四轮车上,搭盖时总是把门朝南等。

进入近代,国际上对蒙古包的研究比较活跃。中国人类学家吴文藻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锡林郭勒盟考察蒙古包并发表考察报告《蒙古包》,他在报告中写道:“蒙古包是蒙古族人物质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明白了蒙古包的一切,便是明白了一般蒙古族人的现实生活。”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蒙古包在游牧人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当代的学者,如内蒙古的嘎林达尔,蒙古国的麦达尔、达力苏荣、沙日布道尔吉等均出版了研究蒙古包的专著,其中麦达尔、达力苏荣合著的《蒙古包》一书结合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蒙古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学者郭雨桥撰写的《细说蒙古包》,为中国最详备的蒙古包专著

标签: 蒙古包图片